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新闻中心>时事要闻

启航梦想 再创辉煌

发布时间:2022-09-09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在三师图木舒克市大地,叶尔羌河畔,绿树掩映中坐落着一所美丽的学校。校园内花团锦簇,绿树葱茏,书声琅琅。那里就是兵团示范性重点高级中学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
  近年来,师市第一中学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导向,继续秉承“爱国荣校,求实求高”的办学传统,遵循“尚德以礼,刚健有为”的校训,出名师、育英才,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生命线,加快推进师市教育资源整合进程,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勠力同心、务实奋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图为 学校与喀什地区移动公司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文化示范 靓丽名片
图为 传承耕读文化,体验劳动之美。
图为 弘扬传统文化,书写中华魅力。
  师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5年,前身是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后勤部独立汽车三营子女学校,1987年与前进中学合并为农三师中学,2018年更名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师市第一中学是兵团示范性重点高级中学,兵团首批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
  学校分为喀什和草湖、图木舒克三个校区,共96个教学班。喀什校区有45个教学班,学生2057人;草湖校区有14个教学班,学生657人;图木舒克校区37个教学班,学生1758人。全校共有教职工465名,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自治区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7人;兵团名师工作室2个,师级名师工作室2个,兵团级学科带头人16人。学校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有在职党员104人。
  建校67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为国家培养输送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师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优秀的教师队伍、团结奋进的教育氛围,使学校成为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赓续兵团人精神血脉,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连续18年领跑南疆三地州教育,已成为南疆教育事业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南疆三地州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享誉天山南北,成为兵团人的骄傲。
立下凌云志 无高不可攀
图为 篮球比赛展风采,运动场上燃激情。
  这里是书香飘逸的学园,这里是传承文明的乐园,这里是培育英才的摇篮,这里是成就未来的殿堂。
  学校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全力打造“书香校园”。注重学生心理、美育、德育和健康教育,组建体育、美术、舞蹈、书画、合唱、器乐社团18个,形成陶笛、竖笛、武术、健美操特色班6个,开展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营造人人有展示、班班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走进校园,你会感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宽敞整洁的教室充满人文、书香的气息;教室内外走廊过道的名言、警句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品行;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成为学生拓展真知的舞台;生机勃勃的鲜花绿树在微风中向师生频频点头……清晨,书声琅琅,学生们迎着朝霞认真阅读,尽情地享受着美文诵读带给他们的快乐与财富。黄昏,夕阳沉暮,学生们踏着余晖锻炼,尽情地挥洒着自由与欢乐。
  每个走进校园的人都会感到校园处处别具匠心,似乎每处景物都在说话。打造绿色校园,用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正在悄然形成。
  学校立足地域实际,继承和发扬军垦文化和兵团精神,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传统,推行“以军养德、以军强体、以军促智、以军健美”的管理模式。设立军事特色示范班,组建国旗护卫队,抓好军事训练,增强学生体质和国防意识,培养学生果敢坚毅、知难而进的良好品质。
  以“军事见长”特色创建为抓手,注重“兵”的意识,苦练“兵”的本领,根植红色因子,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春华秋实 桃李芬芳
  学校牢记办学初心和使命,促进兵地融合,为满足喀什兵地青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坚持就近、免试、免费入学。通过“爱心结队”“重点帮扶”形式,帮助困难家庭学生解决入学问题。传播优质教育理念,使义务教育政策惠及广大职工群众。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统筹兼顾各个学段,坚持义务教育均衡,高中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道路。2018年,学校通过兵团义务教育初步均衡达标验收。2021年秋季学期以来,学校全面夯实“双减”工作责任,明确“双减”工作重点,使“双减”政策落地生根。
  自2006年以来,师市第一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重点本科上线率在35%以上,22次拔得地区文理科头筹,共考取清华北大48人次。三师学子遍布祖国各方,各行各业争放光芒。
图为 高三学生成人礼。
图为 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
自强不息 薪火相传
  学校加快推进师市教育资源整合进程,先后荣获“兵团示范性重点高级中学”“兵团首批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等称号。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学校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标准审视自身,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通过赛课、听评课、学术研讨等途径提高教师基本素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区域教育教学信息交流;通过集体备课、支教活动、区域教研、援疆培训、校际交流互助等途径走教研强校之路。
  坚持“以课改育名师,名师创名校”的课改思路,践行“一转五让三讲三不讲”教学要求和“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一支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
  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推行“一二三五四”德育管理模式。即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和为学生服务的一种教育思想;实现德育管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学生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两个转变;强化由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级部主任、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组成的管理育人队伍,教务处、教研室和任科教师组成的教书育人队伍,总务处和行政后勤人员组成的三支育人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五种能力;做好德育管理与课堂教学,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管理工作与科研创新,规范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四个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鹏展翅 志在千里
  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成绩,无不彰显出师市第一中学的时代风范。学校将继续传承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思想政治专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精品、校园活动整体建设、学校精神品牌培育”四大文化建设工程,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培养师生果敢坚毅、知难而进的良好品质,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追风赶月创未来,春华秋实结硕果。学校一直保持着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和兵团“三育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荣获兵团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兵团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兵团法治单位、兵团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第三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第三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和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称号。
  春风化雨,风雨兼程,师市第一中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抱新时代,迈向更加璀璨辉煌的未来!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师市第一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