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兵团三师东风农场东风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
强化组织领导
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场镇坚持以创建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部门协同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上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和措施,抓部署、抓推进,以严的基调压实生态文明保护责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以志愿服务行动
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场镇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心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以潜移默化改变场镇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借助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环保意识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为保证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场镇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心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劳动竞赛,采取“一月一评比”的方式选出本月表现优异的志愿者,并给予奖励,进而激发大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场镇形成一股全员参与的热潮,让环保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以前,场镇水沟里的水一到夏天就蚊蝇扑面,臭味熏天,大家都避开河边绕道走。现在河水变清了,臭味消失了,水草又长出来了,在河边散步成为一种享受……”谈及场镇的变化,职工买买提依明·买合木提感触颇深。
买买提依明·买合木提是场镇最早一批加入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员之一。场镇每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月月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为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场镇以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爱国卫生月等为契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活动,每季度定期组织开展一次环保知识讲座,进一步强化职工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和底线思维,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引领者。
厚植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
场镇立足生态优先,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持续强化生态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为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场镇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心联合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加大绿化造林力度,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在场镇周围打造出593亩防护林,种植各类林木6万余棵,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加强水系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通过清理河道垃圾,修复受损的水利设施,进而保障水系畅通和水质安全。
对辖区内的机井进行全面排查和建档管理,对部分违规机井进行强制关闭及拆除,并安装井电双控设施,严把取水用水程序。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体系,通过设立监测站、安装监控设备等手段,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全天候监管;此外,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乱砍滥伐、违法捕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现如今,走在场镇周围的道路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防护林立在道路两侧,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投射下来,与地上粼粼光斑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以绿色发展理念
引领城镇化建设
绿化景观不仅是城市美丽的外衣,更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场镇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镇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确保城镇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随着场镇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均拥有轿车的数量也逐步增加,但原有的S648道路路面较窄、道路不平整、弯道太大影响车辆视野,且没有路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场镇相关部门积极与英吉沙县交通运输局协调,联合做好S648道路加宽工作,并安装了100余盏太阳能路灯。
“以前的路坑坑洼洼,天黑开车很不安全,现在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还装上了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提起这项惠民工程,二连职工阿提古丽·艾散打开了话匣子。
此外,场镇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心还在场镇内部安装了130余盏太阳能路灯,真正实现按需照明、绿色照明。
为有效解决场镇排污能力不足、管网不完善的问题,场镇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中心争取项目资金595万元,新建日处理200立方米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1座,配套调节池、格栅、围墙、备用发电机房等设施,新建一体化回用泵站及中水回用管道,改造现有氧化塘为冬季储水池,进一步改善场镇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利用,为打造美丽宜居场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