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要闻

关于洗手消毒,这些事你可能还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0-02-25 00:10:00来源:科技日报作者:编辑:liuyadong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医用酒精告急、84消毒液告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疫情,让我们对病毒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战役,消毒成了毋庸置疑的首选武器。消毒,指对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致死作用。
  对常人来说,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就是洗手。今天看似平常的“洗手”,它的作用和重要性却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才为人们所接受。洗手原则最早由消毒领域先驱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提出。
  1846年,塞麦尔维斯来到维也纳总医院,在妇产科中心工作。生育,一直以来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那时,产妇的死亡率超过20%,大多数都是死于产褥热。这个妇科临床中心分为两个部分——Ⅰ部和Ⅱ部。Ⅰ部是医生和医学生给临产孕妇提供检查和接生的地方,Ⅱ部是助产士给孕妇接生的地方。Ⅰ部产妇围产期(分娩前后)死亡率最高可达18%,而Ⅱ部仅为3%。
  那时,大家还不知道细菌是导致感染的原因,只是认为“瘴气”可能是导致败血症的原因。1847年,塞麦尔维斯的一个好朋友在Ⅰ部分娩后,死于产褥热,接生的人是一名刚上完解剖课的医学生。经过尸体解剖后,人们发现该死亡产妇和其他产妇的死亡原因不一样。这时,塞麦尔维斯推测可能由于医生和医学生赤裸着双手做完尸体解剖后就开始检查孕妇,他们把尸体上的某种微粒经过双手带给了产妇,造成产妇死亡,Ⅱ部的助产士不解剖尸体,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Ⅱ部的死亡率低。于是他规定在给临产孕妇检查,或者给产妇接生之前,必须使用肥皂洗手。此后,Ⅰ部产妇的死亡率就从18%降到3%,和Ⅱ部助产士接生的死亡率接近。后来,洗手逐渐走向医学界,手术前后、检查病人前后,医生和护士都会洗手。
  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乙醇开始作为皮肤消毒剂使用。早期有研究者发现乙醇必须在稀释后才能发挥最佳杀菌能力,50%—70%浓度的乙醇比95%浓度的乙醇更有效,这就是我们消毒常用的医用酒精。
  如今,我们有超过千种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消毒剂,这些成为人们在对抗疫病中最好的“武器”之一,不但可以给器具消毒,更可以给环境消毒,防止病原体的散播。冠状病毒在常用消毒剂面前是非常脆弱的,这些消毒剂可以将其很快或者瞬间杀死。所以及时使用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