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三师大地沃野流金、生机无限,条条道路纵横交错,幢幢高楼鳞次栉比,街头巷尾干净整洁,城市功能持续完善,智慧城市加速建设,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图为 图木舒克市幢幢高楼鳞次栉比。
兵团70年栉风沐雨,图木舒克市20载春华秋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着力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不断增强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聚焦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在提升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祉等领域持续发力,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精心勾勒绿色、生态、和谐、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新画卷。
以人为本
打造宜居环境
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不断夯实城市绿色基底,加大主题公园、游园改造与建设,大力推进高品质公园绿化改造建设,坚定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承载力,以“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原则,为居民幸福生活注入新动能,师市“屯垦古城、丝路绿洲、活力新城”的城市形象也愈加鲜明。
图为 图木舒克市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近日,在锦绣公园,映入眼帘的是远山、碧水、绿树、鲜花,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畅游。不少居民和游客在公园内运动健身、散步聊天、拍照留影,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尽情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公园上空,老人们则在长椅上晒太阳,享受美好的休闲时光。
蒋万花是一名退休教师,2022年跟随女儿一家来到图木舒克市生活,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带着外孙女在公园散步遛弯,也认识了很多年龄相仿、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她告诉记者:“每天在公园里散步、锻炼身体,我的心情很舒畅,有时还约上老姐妹一起跳舞、打羽毛球,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名单,师市获“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2017年,图木舒克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后,师市更是以打造绿色生态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对园林绿化的投入,引进多种绿植,丰富城市生态多样性,加强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打造,注重景观的层次感和艺术性,将园林绿地与健身设施相结合,设置环形跑道及康体设施,提升户外绿色公共空间减缓压力、调节身心的功能。目前,师市已建成公园29处,其中综合公园2处、社区公园8处、专类公园6处、游园13处,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150.5公顷,人均公园绿化面积18.2平方米,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5.2%。
图为 市民在环境优美的公园里散步。
图为 惬意浪漫的城市漫步道。
近年来,师市还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完善项目96个,总投资约34.89亿元,涉及新建道路、给水、排水、供热、燃气设施建设,改造完善市政道路、供热、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
在城市发展更新中,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对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造之路。
“冬天再也不用担心暖气不热的问题了。”说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带来的变化,家住图木舒克市夕阳红小区的刘振华赞不绝口。
夕阳红小区是市区最早建的小区之一,大部分暖气管道已经老化,冬天暖气漏水、温度不够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对此,师市住建部门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对夕阳红小区的暖气管道全面改造,提升居民居住品质。
截至目前,师市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7个,总投资约5.1亿元,涉及103个小区、3.56万户居民,不仅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更在智慧社区、绿色改造、社区服务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城乡融合
建设美丽城镇
在兵团70载沧桑巨变的发展历史中,一代代三师人艰苦创业、风雨壮行,从一张蓝图到一座生态城市,从一片亘古荒原到现代化新城,一路走来,艰辛也辉煌。师市以“强农业、育产业、建城市”为主要目标,抓住时代机遇,铺展长卷绘新图,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好的见证者。农三师的前身是王震将军带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军。1966年,农三师在农一师第四管理处的基础上整合组建。200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自治区设立县级图木舒克市,由兵团管理。2004年,图木舒克市挂牌成立,与三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2012年,农三师更名为第三师。
师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兵、师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做好设市建镇工作,不断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特色文化元素,努力建设一个个具有屯垦特色风貌的现代化城镇。四十四团永安镇、五十一团唐驿镇、叶城二牧场杏花镇、东风农场东风镇相继建镇揭牌,所辖团场中13个团成功建镇,城镇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团镇合一”管理体制取得新成效。
图为 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八连房屋、道路规划有序、美观。
城镇化建设,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年来,师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一个个美丽连队“内外兼修”、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师市各团镇正从一处美、环境美向全域美、发展美转型,成为许多人心驰神往的田园式家园。
近日,在五十一团唐驿镇体育公园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公园围墙水泥涂抹、足球场排水设施混凝土灌膜等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五十一团唐驿镇投入资金600万元建设体育公园,打造“公园+体育”的全民健身新模式,总用地面积8万余平方米,完善足球、篮球、儿童运动场等各类运动场地的同时,还增设健身设施,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体育公园建设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建好后,我们健身、散步都有了好去处,出门就是公园,大家空闲的时候聚在一起聊天、健身,多好啊!”五十一团唐驿镇群众古尼萨·热合曼说。
现代化城镇建设,要将美丽风景转变为美丽经济。前不久,五十一团唐驿镇北区商贸物流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竣工运营。园区总面积约678亩,目前已引进综合农贸市场、酸奶加工厂、面粉加工厂、防冻阀加工厂等,吸引投资2.6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60余个。
“加工厂入驻园区,对我们今后扩大规模、精深加工等方面都有推动作用。我们最近在准备店面装修事宜,计划后期再采购一批新设备,招录一批新工人,保质保量完成客户订单。”祖力阿娅提酸奶加工车间负责人米力姑·塔力甫介绍道。
近年来,师市各团镇把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以美丽城镇为“点”、项目建设为“线”,点线结合、统筹规划,从与职工群众生活最密切的民生工程着手,从提升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发力,持续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
凝心聚力
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
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青年一代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更需要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充分关注和支持。
多年来,师市认真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从青年视角、青年利益和青年需求出发,努力用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青年,用蓬勃发展的产业吸引青年,为青年搭建激荡活力的舞台,营造聚青留青的良好氛围,推动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今年8月初,师市党委宣传部、师市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联合举办青年交友联谊活动,促进青年之间相识相知,帮助青年在温馨愉快的氛围中拓展社交圈,增进相互了解。
“在此次活动中,我结识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青年朋友,也在大家的见证下,与心仪的女生牵手成功,有了深入了解彼此的机会。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两个可以共同走下去。”师市统计局志愿者黄玉泽说。
为了营造青年友好的浓厚氛围,师市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定期开展青年联谊、读书分享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在青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利用青年之家、文明实践所(站)等场地,满足青年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需求。
“三师的政策特别好,来到这里就业后,我和爱人申请到一套新图木舒克人公寓。公寓装修精致,还配备基本生活用品,小区环境也不错。”新疆冠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陈华说。
“安居”才能“乐业”。师市把“安居乐业”“宜居宜业”作为市民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为青年解决住房需求,做到以服务聚青年,以温度留青年。
图为 新图木舒克人公寓助力各类青年、人才“安居”。
新图木舒克人公寓于2021年动工建设,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有家庭房、集体宿舍2种,共计387套,可容纳1200余人入住,以低价租赁模式,切实解决青年人住房问题,让来师市就业创业的各类青年、人才实现住有所居、居无所忧,为青年打造生活娱乐的集聚地、干事创业的新高地,让师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师市更有为。
多年来,师市各族职工群众始终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劲头,鼓足劈波斩浪的勇气、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功布局了一张绿色、生态、和谐、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新画卷。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沙漠绿洲已然蝶变跃升,这座集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于一体的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宜居宜业之城,前景可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图片均来自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