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地变身“放牧场”
发布时间:2024-11-23来源:
近日,在焉耆回族自治县良种场收获后的千亩玉米地里,成群的羊和马正在悠闲地吃着玉米秸秆,牧羊人游走于田野之间。
近期,良种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在玉米、色素辣椒等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地里放牧,以最简便的方式为家畜提供饲料,羊粪还可成为田间肥料。“秸秆地养羊风险小、投入少。我养了260多只羊,家里还有2头牛,收入提高了,现在每天都来秸秆地放羊。”良种场养殖户艾山江·巴拉提说。
“我们三户农牧民联合,每天把700多只羊直接赶到秸秆地放养,只有冬天草少的时候才会加一点饲草和玉米。由于羊的肉质好,几乎每次都是客户主动上门来采购,非常好卖。”良种场养殖户沙地克·沙吾提说。
据悉,良种场有大面积的玉米、色素辣椒、向日葵等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地,养殖户们将秸秆作为牲畜的补充饲料。秸秆地放羊,活动空间大,羊不易生病,既节约成本又提升了羊肉品质,效果良好。此外,这一养殖模式还带动了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玉米、色素辣椒等作物的秸秆在收获后被牲畜食用,不仅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羊粪自然回归土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量,为下一季农作物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