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引路 党建引领 文化引航 三大产业齐发力 四十五团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2021-10-11来源:
金秋时节,行走在四十五团前海镇,眼前所见好一幅幅田园风光画:静谧舒适的小城镇,错落有致的楼房、干净整洁的街道、碧波荡漾的南湖、一望无垠的棉田、勤劳耕作的职工群众、追逐嬉戏的孩童……动与静交相辉映,人与景和谐共生。
“十三五”期间,四十五团前海镇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各项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为目标导向,强化措施,凝聚合力,全力推进,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一、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五年来,四十五前海镇坚持“稳粮、优棉、精果、强畜、上辣椒,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五个十万亩”发展战略,把大力发展优棉、辣椒、现代畜牧业和精品果园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增收的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农业低碳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科技化,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秋收时间,一望无垠的棉田美不胜收。九连职工马吉堂有着十多年棉花种植经验,今年种植棉花300亩,通过适时打顶、科学病虫害防治,棉花长势喜人,亩产量超500公斤。看着白白的棉花垛,马吉堂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今年收成不错,棉花产量高品质好,已经有老板来收购了。”2021年,四十五团前海镇强化质量意识,多措施持续推进棉花全程质量管控,引导棉花提质增效,农业向优质高效区域集中,种植棉花17.57万亩预计籽棉总产达7500万公斤。
作为“叶尔羌河畔的希望之花”,四十五团前海镇水草丰美,是天然的畜牧养殖场。一直以来,团镇以建成兵团绿色有机猪、肉羊养殖示范区为目标,加快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生猪扩量提质、肉牛增产和羊肉提效、发展家禽及特色养殖,推进养殖合作社建设,生猪养殖规模和养殖水平实现同步提升。目前,泰高生猪养殖厂和天蓬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基本建成,养殖生猪7000头。
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光伏产业为重点,做强做大现有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产品-商品-价值的经济产业链。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联结机制,进一步规范合作社运行体系,积极鼓励职工群众开办家庭农场。目前,团镇已形成三大合作联社,包括以明远红枣合作联社为支点辐射原四十三团片区连队成立的红枣合作社,以瀚海绿洲为支点辐射原四十五团片区连队成立的红枣合作社,和以二十四连、二十五连为基础成立的棉花加工合作社。
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创新推动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引商。依托3万吨皮棉、11万吨红枣、4.7万吨香梨、5.9万吨苹果等优质资源,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核心,以干鲜果品销售为主导,形成纺织、食品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业。
二、美丽团连建设提升宜居水平
五年来,四十五前海镇城镇化建设亮点频现,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以幸福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以团场小城镇建设带动美丽中心连队建设,实现团场连队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构建“美丽团镇+美丽中心连队+作业点”的团连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这两年,师市党委、团镇党委大力支持连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现在柏油路通了,上下水通了,房前屋后绿化了,户厕升级改造了……在连队生活和城里没有啥区别,确实挺幸福的。新时代新理念新发展,过去我们那一代开荒种地,现在我们新一代退耕还水,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我坚信兵团事业星火相传后继有人,一代更比一代强,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87岁的老军垦吕贤惠说起团镇变化,十分开心。
四十五团前海镇以“五清三化一改”行动为抓手,以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全面推进实施连容连貌提升专项行动。目前,道路硬化1452米,绿化种植面积48353平方米,累计铺设管网8220米,新建排水井497座。同时,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门前五包”卫生制度,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维护”的机制,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树立文明新风。
加快户厕摸排改造,因地制宜推行多种处理方式的无害化卫生旱厕,提升连队卫生厕所普及率。已改厕到位884户,保证了职工群众用上了放心厕所,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团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产业与城镇相融,生态与经济联动的宜居宜业新城镇逐渐成型。
三、组织筑基带动人才振兴
五年来,四十五团前海镇充分发挥连队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不断优化组织体系设置,把党的“神经末梢”延伸至基层,健全区域化、网格化、全覆盖的基层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切实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强化基层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全面优化结构,储备后备力量。在“三支一扶”大学生、基层团聘工作人员、司法调解员中,选优纳入“两委”后备力量,做到每个基层单位后备力量不少于3名。
曾被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朝阳社区,通过深刻反思,列出重点党建工作任务,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抓落实,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同时,严格执行社区居规民约,重大事项坚持按照“四议两公开”流程,凝聚队伍的向心力、增强群众的信任度,为朝阳社区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朝阳社区党支部的努力下,社区逐步走出多年来内耗严重的“烂泥潭”,社区为民服务意识大幅提升,社区居委会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四十五团各连队社区还全面推行“党建+合作社”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组团式发展”的富民强连新路子,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优质棉花、特色林果、生猪养殖、现代农机、红枣加工“五大产业基地”,构建一产业一支部组织体系,筑强产业一线堡垒。
四、文化铸魂全面推进文化振兴
傍晚时分的四十五团南湖党建文化广场,伴着优美的音乐响起,职工群众们自发成立的广场舞队伍开始了他们的表演。这些平时下地务农的职工群众欢快地扭起腰,把心中的幸福跳出来、唱出来,抒发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在四十五团前海镇,以党建为引领推行的乡村文明已经蔚然成风。团镇新建成南湖、六连等6个连队、社区党建文化广场,规范整理22个连队、社区文化广场。职工群众自发组建了乐器队、广场舞队等文体队伍,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党支部是坚强堡垒,我们以党建为依托,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坚持培树良好的家风、民风和团风,从而让前海更美丽,让乡村更振兴。”四十五团前海镇党委书记、政委丛艳同志说,团镇选优配强28个连队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建立党建文化长廊等方式,打造出南湖、朝阳等2个党建示范社区,六连、二十四连等18个党建示范连队,培育出沁园、八连等12个示范党支部,使基层党组织活力得到全面加强。
党建激发活力,典型带动文明。五年来,四十五团前海镇持续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兵团好人”等表彰评选活动,对全团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我们充分利用魅力前海微信公众平台、广播等媒体,广泛宣传典型人物,塑造先进标杆,形成良好的家风、民风和团风。”四十五团党委副书记、团长白璟同志说。
“我们将对标兵团、师市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升标准,强化措施,凝聚合力,加压奋进,力争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为人民群众创造新幸福!”丛艳同志表示。
回顾“十三五”,四十五团前海镇党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从严治党,则温尼沙·阿布都卡地尔同志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获“2020年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先进集体”“兵团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兵团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展望“十四五”,四十五团党委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社会稳定、乡村振兴、城镇化发展、民生保障等目标,把四十五团前海镇打造成生态宜居城镇、师市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麦盖提垦区物流集散服务中心和先进生产力示范推广中心。
如今的四十五团前海镇,道路通达、产业集聚、连队靓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群众生活幸福安康……一幅幅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