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葡萄喜迎丰收 “甜蜜果实”促进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18来源: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金秋时节丹霞染,葡萄丰收喜洋洋。眼下,正值葡萄生长成熟的时节,走进四十九团十九连葡萄种植示范园,绿意盎然的枝蔓下,一串串葡萄颗粒饱满如“宝石”一般缀满枝头,微风拂过,果香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葡萄种植示范园里,管护人员正在忙着为葡萄剪枝、修果,呈现一派忙碌景象。
该示范园共种植了200余亩葡萄,有“青提”“巨峰”“美人指”“蓝宝石”和“摩尔多瓦”等葡萄品种,由于每个品种的成熟时段不同,采摘期可从7月中下旬持续到十月初。
十九连副连长温海雁告诉记者,今年是葡萄种植的第三个年头,青提和巨峰现在已经进入成熟期,亩产量最高能达到700多公斤,预计产出3万公斤。而这里种植的蓝宝石葡萄因色香俱全口味佳,深受人们喜爱,在葡萄还未成熟的时候就被客商预订了80亩。
在葡萄园里,每一棵葡萄树从枝干上延伸出很多藤蔓,但每一根藤蔓都很整齐,几乎长度差不多,且每枝藤蔓上结出的果子大小均匀,位置相似。“一边叶子多一边叶子少,结出的果子就不一样了。而通过标准化整形修剪,每根枝蔓、每个果穗生长一致,那么葡萄果穗、果粒的大小就会均匀一致。”艾萨·图拉克边修果边说道。
为了提高葡萄的成活率和座果率,打造园区特色葡萄品种,园区技术员、管护员曾多次前往疆外拜师“取经”,学习种植和管理技巧,通过试验田葡萄种植、调整品种结构、改良种植技术、标准化栽培管理等方法,使得葡萄种植示范园内由最初的单一品种到现在的多品种种植。
从3月的枝丫生长到10月的成熟结果,起挖藤蔓、整装上架、摘心抹芽、疏枝疏穗、中耕松土、病虫害防治等,每一个阶段,对于园区都是新的考验。在摸索中种植,在种植中学习,在学习中改良,在改良中优化,成为了葡萄种植示范园每位管护者的特殊“技能”。
“每天都要在葡萄园里转一转,现在葡萄成熟期来了,我们要时刻观察葡萄的长势情况,要记录。把数据留存下来,每一年做对比,哪一株的结果高,哪一排的葡萄今年长势不好,要弄明白,这样才能把葡萄越种越好。”买买提江·居马将记录着密密麻麻数字的本向记者展示,每一株葡萄的长势情况他都熟记于心。
葡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田间管理到采摘收获,示范园长期为周边地区提供劳动岗位,自葡萄示范园建立至今,带动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次,让周边职工群众也搭上了增收的“快车”。
近几年来,十九连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连队良好的土地资源优势,凭借地理优势,持续抓牢葡萄产业发展根基,不断优化葡萄种植示范园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葡萄产业。同时,通过线上媒体平台宣传、线下产品推介、带领客商实地察看果品,多向途径,为葡萄销售打开渠道。
“我们的葡萄鲜甜多汁,个大饱满,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收购商结果初期就会实地察看,看过品相之后就会签合同,到了葡萄成熟期就会直接采摘、包装、运输。客商来自于阿克苏、喀什和乌鲁木齐这些地区,需求量大。”
“明年,预计一亩地能够产出葡萄1吨以上,现在我们除了鲜果种植,也在逐步探索、拓展葡萄产业链发展,比如葡萄加工、‘冷链’运输、仓储进行‘反季’销售等。”十九连党支部书记管晓鹏说道。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十九连葡萄种植示范园是四十九团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职工群众增收渠道的缩影。四十九团党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发展重点,以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大力支持、推动特色农业的创新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让职工群众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共享产业兴旺的幸福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