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领导之窗>团场(镇)>四十九团海安镇>团场信息

连村手牵手 “枣”想“核”你在一起

发布时间:2024-01-31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集聚兵地资源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惠及兵地广大群众,是加快新疆和兵团美丽乡村、美丽连队建设的关键举措。隆冬时节,喀什地区巴楚县的村民和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八连的职工,在两地共同创办的合作社里,把忙碌一年收获的“幸福果”制作成新疆特色食品,寓意着兵地携手发展、百姓增收致富。 

 

 

  在兵地共建的“疆玉果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产自十八连的红枣和恰尔巴格乡的核桃,在这里被制作成新疆特色食品,为当地村民和连队职工增收致富拓宽路径。 

  巴楚县疆玉果食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洪灿介绍道,建立合作社的初衷是让4村村民和十八连职工群众共同致富,现在产品正在申请条形码。“产品的宣传语为‘枣’想‘核’你在一起,希望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兵地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成果。”冯洪灿说。 

  团镇、乡镇忙搭台,职工、村民忙增收。红红火火的合作社,给职工和村民们带来了“甜蜜果”“致富果”“幸福果”,也把连队和村镇的发展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巴楚县恰尔巴格乡阿勒台买里村村民依斯马依力·吾布力足不出户就可以赚到钱。“以前冬天,我们就在家里休息,现在到合作社里面上班,分红和工资加起来差不多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据了解,合作社由四十九团海安镇国资公司、村委会、连村集体经济、个人四方入股组建,目前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月产能1.5吨,年利润预计40余万元,社员每年可增收2万元。为保证社员利益,国资公司和连队村集体经济2年以内不参与分红,利润全归社员,后期将吸纳更多村民和连队职工群众加入合作社。 

  巴楚县核桃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年产量3万余吨,四十九团海安镇红枣种植面积约2.9万亩,年产量约2.7万吨,把林果业做成大产业,是职工群众的期盼,更是破解县域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巴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里甫江·阿布拉表示,四十九团海安镇托管巴楚县红枣、核桃等林果产业的举措,对促进村民增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连村结对共建活动开展以来,喀什地区和三师图木舒克市先后在33个连队、乡村党组织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双方共建示范田25个、示范园33个、畜牧养殖小区9个,带动地方乡镇就业1.3万余人。 

  兵团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宏年说:“通过合力落子、整盘布局的合作发展模式,为壮大村连集体经济开辟了新途径、为兵地群众共同致富找到了新门路;也为区域协调发展打开了新通道,今后我们要尝试在更多地区、更广领域实现产业优势互补,不断提升连队和乡镇的“造血”能力,用兵地共建共享共赢的这支“笔”,绘出美丽乡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