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扎实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
发布时间:2023-06-14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当前,师市青少年“筑基”工程正在深入推进。社团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丰富生活;图书馆中,全民阅读成效显著;文化馆里,非遗技艺、民间艺术培训如火如荼;博物馆里,历史文化会展吸引一批批青少年参观学习;红色教育陈列馆、纪念馆里,职工群众感念革命先辈,追忆英雄事迹,榜样的力量汇聚起民族团结进步强大正能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伽师总场嘉和镇学校结合学生兴趣,开设有艺术、科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多样的33个特色社团。
在特色社团课上,学生早早来到各自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宋佳芮说:“我参加的是梵高画室社团,社团的画画氛围非常好,我乐在其中,长大也要当个大画家。”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锻炼能力,让每一名学生发展特长、找到自信,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在五十一团第一中学的梨园香戏曲社团教室中,不时传来清脆铿锵的梨园雅韵之声。
“让孩子们在戏曲文化的熏陶下,更多更深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毕业于昌吉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张娜,是五十一团唐驿镇中学的音乐教师,她致力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学生们热爱戏曲、学习戏曲、了解戏曲、欣赏戏曲,感受戏曲的无限魅力。“我参加戏剧社团有两年多了,戏曲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活泼。我特别喜欢戏曲,希望以后能把戏曲唱得更好。”学生苏比努尔·亚生开心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师市各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融合,以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校内展板、宣传栏、手抄报、学习交流、主题班会、讲民族团结故事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促进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心灵深处树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持续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