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能源歌 蹚出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2-10-21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图为 四连建设幸福连队助力乡村振兴。
四十五团前海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叶尔羌河东岸,麦(盖提)巴(楚)公路横穿团镇,是新疆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十五团前海镇以农业吸引二产发展,以农业促进三产繁荣,如今的团镇经济实力越来越强、职工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城乡面貌越来越新、生态环境越来越美,一个活力、美丽、幸福的魅力城镇正在快速崛起。
“逐日追光”
发展新能源产业
从图木舒克市出发一路向南,进入四十五团前海镇时,骄阳下大片太阳能发电板熠熠闪光,多晶硅光伏组件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鳞次栉比,把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送往千家万户。
团镇干旱少雨、光热充足,是全国二类太阳能资源富集区。近年来,团镇依托能源优势,引进中国三峡新能源新疆图木舒克电站8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在茫茫戈壁上,多晶硅光伏子方阵夜以继日地“追光逐日”,“光能”变成了“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

图为 南湖碧波荡漾。
中国三峡新能源新疆图木舒克电站负责人孟云说:“这种光伏组件采用多晶硅单面材质,每块容量320W,共有24万块。截至今年上半年,发电5400万度,经过110升压站,已经全部接入国家电网。”
在中国三峡新能源新疆图木舒克电站不远处,广东能源集团投资22亿元的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是三师图木舒克市目前落地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预计今年11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图为 光伏发电。
“项目投产之后,每年能发电8亿多度,节省标煤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200多吨。”广东能源40万千瓦光伏项目总指挥温文宝说。
曾经,漫漫黄沙,阻隔了希望;如今,悠悠“蓝海”,带来了机遇。近年来,团镇把新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和培育新支柱产业的关键抓手,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团镇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南果北种”
结出致富甜蜜果
团镇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三面环沙。近年来,团镇注重开发利用沙漠资源,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积极引进南方水果,不断创新栽培,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实现了生态建设、沙漠治理、经济效益共赢。

图为 香梨采摘了。
团镇二十连职工罗小林与李恒茂夫妻俩承包了4座大棚,圆圆的红心火龙果挂满枝头。
“团镇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种植水果的天然优势。2019年,我在4座大棚尝试种植火龙果,成为团镇‘南果北种’的先行先试者。前期种植不懂技术,我们就在网上查,申请加南方种植火龙果果农的微信好友,他们有时间就教我们,这样子慢慢干出来的。现在果树到了盛果期,产量还可以。”罗小林说。

图为 二十连恒茂丝路火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火龙果进入收获期。
罗小林从选种、育苗到整枝、授粉,每个生产环节都精益求精;从采光通风到恒温、控湿,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正是这样的坚持和投入才让红心火龙果在团镇有了今日的“甜蜜”。
从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来探亲的游客刘丽丽说:“罗小林家种植的火龙果口感特别好。火龙果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家人都爱吃。回去带给朋友,朋友也很喜欢。”
据悉,二十连火龙果种植基地占地24亩,建有温室大棚20座,以种植红心火龙果为主、百香果为辅,年产红心火龙果45吨以上,产值67.5万元。
火龙果种植基地只是团镇观光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团镇把发展新奇果品种植和特色养殖作为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按照“一连一品”思路,盘活各类资源,让职工群众的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顺畅。

图为 二十一连庭院养殖鸵鸟增收致富。
致富有底气
幸福进家门
金秋十月,蔚蓝的天空下,团镇五连的十小店铺排列整齐,群众米娜完·牙生正在自家的小店忙碌着。
今年32岁的米娜完·牙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年初她在连队“两委”成员的帮助下,申请到一间30平方米的小店铺,开起手工饰品店。
自五连实施房屋拆旧建新以来,职工群众都住进了新房,米娜完·牙生家小店里的饰品也格外受欢迎。“如今,家家都住新房了,大家都喜欢用我制作的手工艺品装饰新家。现在的店铺,是连队免费给我经营的。”米娜完·牙生说。

图为 种植大豆增收致富。
在制作手工饰品、经营小店的同时,米娜完·牙生还种植棉花,她说,虽然辛苦,但是很充实。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得来的,她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去年,我家种植的辣椒;今年,我们换种了棉花。连队‘两委’成员经常来帮助我们,棉花长势很好,预计每亩地产量400公斤左右。”米娜完·牙生说。
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支持下,米娜完·牙生家不仅享受拆旧建新的补贴,家庭收入也连年增长。去年,米娜完·牙生一家和连队其他群众一起搬迁到了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建居住区,每家入住的都是一户一院式的新房。
这几天,生活在麦盖提县的亲朋好友都来到米娜完·牙生的新房做客,大家都感叹她家的好生活。米娜完·牙生给亲戚朋友介绍:“我们现在住的是新盖的房子,装修花了4万元,有独立卫生间,上下水都特别方便。每家都有独立小院,种菜、种花、种果树,不仅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还可以拿到集市去卖。”
如今,米娜完·牙生生活的五连,已经建起了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路灯亮了,道路平整宽阔,处处呈现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喜人景象,职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五连党支部书记赵虎说:“连队从去年7月开始实施拆旧建新项目,前后总共投入了1600多万元,房子里面通水通电通天然气。在连队党支部带领下,房前屋外的庭院经济也都发展起来了。”
团镇党委书记、政委丛艳说:“今后,我们将立足产业兴旺,以职工群众增收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宽职工多元增收渠道,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为 文化长廊。

图为 二十五连农机合作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如今的四十五团前海镇,踔厉奋发,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兴产业、引项目、抓养殖、做品牌,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团镇。
图片由陈冀、李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