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精准产业援疆助民致富

发布时间:2022-10-22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十月的南疆,秋色宜人。在四十五团前海镇的一处荒漠工地上,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一个个基础光伏支架,被大型施工机械嵌进一望无际的荒漠中,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光伏板,横竖笔直成行成列,远远望去,蔚为壮观……一座大型光伏电站在大漠荒原上已跃然成形。
  “这个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约1.2万亩,总投资22亿元,将于11月底全容量并网。每年可发电逾8亿千瓦时,新增税收4000万元。”近日,在项目施工现场查看进度的广东能源集团新疆区域负责人王沛沛介绍,这也是广东援疆驻师市工作队大力引进大型产业项目,增强“造血”功能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近年来,师市工作队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将产业援疆、以业聚人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抓手,共为受援地引进广东产业援疆项目19个,东莞东实集团、广东能源集团、广州建筑集团等先后落户师市,累计投资112亿元,已实现产值135亿元。得益于这些大项目的进驻,图木舒克市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引进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三师图木舒克市是兵团辖区面积最大的师市,这里戈壁荒漠面积广阔,地势平坦,日照充足,发展光伏产业前景广阔。师市工作队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全力深化对口援疆工作,助力引进广东能源投资项目,推动当地能源发展走出低谷,并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师市原有一个装机容量70万千瓦、投资近30亿元的热电厂;自投产以来,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发电厂一直发展蹒跚,效益不佳。
  在获悉当地能源发展碰到的实际困难后,广东援疆驻师市工作队连续两任队长接续走访广东能源集团,研讨开展合作的具体项目。2021年5月,广东能源集团与师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于同年11月注册成立了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公司目前已投资8亿元,完成了对图木舒克热电有限公司的战略重组,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据介绍,未来五年,广东能源集团将围绕产业援疆这一重大任务,充分利用新疆区位、资源等优势,以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为抓手,推动光伏及配套产业向纵深发展,全力参与新疆新能源开发建设,其中在师市投资将达240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图为 广东能源集团在师市投资建设的4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快速推进。
  随着这一大型项目的引进落户,在其辐射带动下,一个围绕光伏产业上下游的链条企业正在开始集聚。位于四十一团草湖镇的广东光伏产业园,以良好投资环境吸引链条项目落户。由粤电力和粤水电投资3.5亿元的2条光伏支架生产线项目已经投产;师市党委副书记、副师长,广东援疆驻师市工作队队长曲洪淇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引进硅晶片、电池等光伏组件企业向产业园集聚。
  目前,广东能源集团还与新疆新能源集团拟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10GW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单晶电池和单晶组件生产项目,未来师市将成为南疆一个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
纺织标杆项目链条带动群众就业
  从空中俯瞰,新疆东纯兴集团16个3万平方米现代化纺纱车间,镶嵌在秀美的四十一团草湖镇绿洲间,构建起规模庞大的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园,为当地丰裕的棉花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加工能力,也带动了大批受援地群众的就业。
  “我现在每个月收入4500多元,一家人过得很幸福。”艾则孜喀日·艾热提原来是附近乡镇的一名困难农民,2016年入职东纯兴后,通过自身努力学习,从一名普通工人迅速成长为三级技师,不仅脱了贫,还学会了国家通用语言,收获了爱情。2017年他与同在工厂的阿斯姆古丽结婚,再后来,他们通过努力工作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据介绍,总投资约39.4亿元的新疆东纯兴集团是广东产业援疆的标杆项目,也是目前援疆各省市中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项目,分三期建设的100万锭纺织项目已于2020年6月全部达产。该集团董事长凌力倍感自豪地介绍,企业招收的员工中,90%来自周边乡镇的困难家庭,其中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000多名,占员工总数的46%。以前,员工上下班大部分都是骑自行车,有的甚至是走路过来的。这些年,企业发展了,员工收入也高了,目前已有801名员工购买了小汽车,实现了产业援疆精准扶贫。
  随着新疆东纯兴集团的全面投产,许多织布、袜业、地毯、服装加工等企业陆续落户师市,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条体系。据统计,当地去年纺织服装行业产值超过了50亿元,成为支持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新的投资还在持续增长,仅去年师市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59.8%。
  新疆唐锦纺织有限公司2020年落户师市达坂山工业园,在广东援疆资金的配套支持下,该企业当年5月开建,当年10月就建成投产,目前已建成8个生产车间,投产织袜设备3500台。今年以来,该企业新增员工430名,全厂员工有770多名,上半年共生产袜子约1.5亿双,产值近3亿元。
  唐锦公司还开创了以企业带动周边团场“卫星工厂”就业模式。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该企业以提供免费设备安装、技术培训、设备维保及运输物流服务的模式,将翻袜、缝头、定型等后道工序分散到各家各户的“家庭式车间”中。通过与唐锦签约,附近团镇群众建起了“家庭工坊”车间,让一个个之前围着锅台、羊圈转的少数民族妇女在家圆了产业工人梦,奔向幸福生活。目前,已有400多户“家庭工坊”分布在四十二团龙口镇、四十四团永安镇、四十九团海安镇、五十一团唐驿镇、五十三团金胡杨镇、五十四团兴安镇以及叶城二牧场、伽师总场嘉和镇等地。

图为 “家庭工坊”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图为 唐锦袜业让少数民族妇女圆了产业工人梦。
  10月15日,五十一团唐驿镇群众玛依努尔·克里木在家中忙着翻袜、缝袜、定型,所有动作一气呵成。“之前只靠种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有了这个‘家庭工坊’,我每月在家就能挣4000多元,还能边工作边照顾家人。”玛依努尔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让群众在支援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产业强起来,职工富起来,城乡美起来……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师市工作队准确把握援疆工作方向和重点,坚决将中央关于援疆资金8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的要求落到实处,让各族职工群众在一个个援疆项目中得实惠,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图为 广东援疆助力乡村振兴,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八连乡村建设焕然一新。

图为 东纯兴集团的进驻,极大地推动了师市纺织产业壮大发展。
  在四十四团永安镇十八连,当地人居环境原来因“散”“乱”“破”备受诟病。2020年以来,师市工作队投入了援疆资金2000万元,在连队实施乡村振兴工程示范点建设,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连队人居环境。而今,十八连乡村建设焕然一新,设施齐全,房舍整齐划一,道路两旁鸟语花香,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连队,现在已嬗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一,吸引了不少周边团镇群众前来旅游。
图片均据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