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借力援建东风 打造优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15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广东援疆教师的到来,给我们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对新疆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粤兵中学语文教师刘燕说。作为教师代表,刘燕与广东援疆教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作为广东教育援疆的代表性中学,“粤兵中学”的命名,更是广东与兵团通力合作的纪念。
  5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十一团草湖镇的粤兵中学,映入眼帘的是“托起明天的太阳”几个大字,朗朗读书声充斥着整个校园。在八年级六班,刘燕正在为学生们讲解课文,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从教30年,刘燕见证着粤兵中学的变化与发展。
  刘燕告诉记者:“学校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从教学质量到学校建设都离不开广东援疆的帮助,现在校园非常美丽,教师非常有活力,学生们也更快乐。”
  近三年来,广东省累计投入对口支援三师图木舒克市资金24.9亿元,实施援疆项目213个,有力推动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在教育领域更是有着充足的体现。
  规整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热情的老师,先进的设备……操场上,学生们正在打篮球,迎着温暖的阳光,朝气蓬勃。在广东援疆教师的支持帮助下,目前该校已开设星级社团59个,有以“红星闪闪”为主题的红色歌曲、红色诗歌朗诵等系列红色文化校本社团,有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烹饪、机械维修等特色课程,有以艺术、体育为主的素描、书法、器乐、足球社团,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间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校园风景,我们很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学校设置了很多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八年级六班学生申妙柯说。
  2020年以来,广东共选派200余名援疆教师支援师市7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师徒结对、示范公开课等系列帮扶举措,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粤兵中学党支部书记郭维民告诉记者:“近年来,累计投入广东援疆资金9500万元,用于四十一团学校的建设,并选派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四十一团学校支教帮扶,极大助力四十一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数年的积累、磨砺,让粤兵中学的发展方向明确,蓝图清晰。学校秉承“真善美”的办学理念,以“发展人、丰富人、成就人”为目标,以“五环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开展引领为先,培训为主,教研为辅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走创建“自主教育”特色学校之路。
  在该校小学部五年级一班,学生李达祥正在聚精会神地演着情景剧,亲身感受兵团人的故事。2012年底,该校创立“五环”教学模式,并推出八栏式教学方式,意在细化并规范教师教学行为,2013年底编写《“五环”教学模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在学、展、导、练等环节中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
  四十一团学校创建于1950年,位于“军垦第一犁”诞生地——草湖镇。其前身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四十一团子校。2012年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正式授牌为“第三师四十一团红军小学”。2018年3月,为持续打造教育援疆“广东样板”,命名为“粤兵中学”。2021年11月,四十一团学校被教育部办公厅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学校。
  郭维民表示:“作为红军小学,四十一团学校将继续以弘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丰润人生底色为办学宗旨,培养具有红色精神、红色品格、红色情怀的红色接班人。作为粤兵中学,将继续趁着广东援建的东风,把学校打造成喀什地区的教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