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让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特色水产养殖更“智慧”
发布时间:2024-09-11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9月4日,在兵团三师四十五团前海镇占地约592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养殖基地养殖池里,幼虾正欢快畅游,旁边的芹菜、青菜等蔬菜长势喜人。
图木舒克市亿海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虾菜共生”工厂化健康养殖项目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2023年招商引资项目,经考察选择在土壤、水质含锶成分较高的四十五团前海镇开发南美白对虾陆基循环水智慧养殖研发与示范,配套生态养殖、水质监测、消毒净化、物联网集成系统,实现一年四季都有鲜虾上市。
“虾菜共生”主要指养虾的水经过滤和微生物分解后,作为肥料提供给蔬菜吸收,待蔬菜吸收后,又可以把干净的水再排回养殖池,供鱼虾生长,实现养殖与种植间的良性循环。
图木舒克市亿海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左权介绍,养殖池里采用的是当地的盐碱水,由于不同月份水中的盐碱度不一样,必须通过技术调配达到养虾的理想值。
“我们现在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金刚虾等品种,其他品种还在尝试。”图木舒克市亿海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雪君告诉记者,该项目设计规划42条生产线,目前已投产18条,可年产20万公斤南美白对虾,年产值约4200万元。
随着智慧渔业新模式的发展,师市的盐碱水养殖产业有“智”更有“质”。
在五十一团唐驿镇四连的图木舒克市君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几个圆形鱼池整齐排列着,鱼池内水质清澈,鲈鱼在里面畅游。
“这边鱼塘占地面积3亩,有6个鱼池,养了2.5万尾鲈鱼,预计中秋节前后可以上市。”基地负责人刘满义介绍,基地采用循环水养殖,通过过滤、消毒、增氧、恒温、水处理系统,模拟鱼类生长环境,使其处于一个相对可控的生活环境中,实现渔业养殖“零污染、零排放”。
“鱼塘最重要的就是电力的稳定和氧气的供应充足,为此,我们特意配备了发电机、制氧机、恒温机,来确保鱼塘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刘满义说。
该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探索“南鱼北养”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明年将扩大规模,试养殖鳜鱼、三文鱼等品种,推动团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