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织就的初行印记
发布时间:2025-11-03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秋风裹着凉意掠过,路边沙枣林的绿意正悄悄褪去。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片土地会以怎样特别的方式,在我脑海里刻下深深的印记。
同事说“走出去才能触摸城市脉搏”,于是我循着这话,去永安镇的沙包之地寻觅风景。爬沙包竟像一场小小的“修行”:起初脚总陷进细软的沙里,鞋子灌满沙粒,每一步都沉甸甸的。直到想起亲戚朋友的指点——“跟着沙丘纹路走,顺着风势借力”,调整脚步后,才渐渐变得轻快。站上沙包顶端的那一刻,视线豁然开朗:成片的胡杨林像金色的绸带般缠绕在大地,我忽然懂了“图木舒克”这名字里藏着的生机——在沙与绿的拉锯间,永远有向上生长的力量。
夕阳把人影拉得修长,我们坐在沙丘上分享干粮。不远处,孩童追着沙粒奔跑,清脆的笑声在空旷的戈壁间荡开,又轻轻落回沙地上。暮色慢慢漫上来,大家铺开餐布席地而坐;等夜幕彻底低垂,银河竟直直倾泻在头顶,亿万颗星辰在墨蓝穹顶下闪烁,亮得能看清星子的轮廓。围坐闲谈时,有人说起初来乍到的局促,有人聊起与当地人的暖心交集,热闹的话语驱散了我初到的疏离感,也让我真切触到了这片土地生活肌理里的温度。
在图木舒克,还会收到一份特别的“棱角”礼物——沙尘天。清晨醒来,窗外的湛蓝被昏黄取代,风沙顺着窗缝、衣领袖口往里钻,起初我总手忙脚乱,后来慢慢学会了适应:提前关窗整理办公桌面,出门时备齐口罩与帽子,把自己裹得严实。可偏偏是每一次风沙过后,阳光穿透残留的尘埃洒下来时,空气会变得格外清透,连远处的胡杨都显得更鲜亮——这是土地最独特的宣告,悄悄教会我对自然常怀敬畏。
日子过得飞快,沙漠的壮阔、人际的温热、沙尘的磨砺,像细密的针脚,一针一线缝合成我对图木舒克的初印象。手机里的导航记录早被日常路线覆盖,但鞋缝里残留的沙粒、星空下的闲谈、风沙中慢慢学会的从容,都成了比导航更鲜活的“指南”,清晰地标记着我在这片土地上,最初走过的那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