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新闻中心>时事要闻

“双减”政策落地一周年:守教育初心 写卓越篇章

发布时间:2022-08-03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伴随着2022年第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到达,今年高考录取投递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记者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图木舒克市分公司了解到,目前已收到中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院校的录取通知书。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教育成果稳中求进,取得新进展。
  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突出优势特色,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1年以来,师市教育局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兵团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聚焦“四主线”,巧下“四步棋”,发力“四重点”,构建“四格局”,凝心聚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师市党委的工作部署,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更好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践行“五疆同治”,全面提升师市教育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新时代兵团特色城市贡献教育力量。广大教育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页页厚实的历史篇章,收获了一个个丰硕的果实,实现教育事业稳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积极推进建设项目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021年以来,师市教育局以推进师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结合各中小学、幼儿园实际需求,积极推进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21年,师市争取教育项目建设资金9710.2万元。其中,用于重点打造师市4所直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容量项目资金3035万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资金2574.9万元;2022年,师市教育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8707.1万元,争取教育项目建设资金9331.7万元。
  “教室换了护眼灯之后,看书的时候不会感到刺眼,我觉得特别好……”师市教育局改造建设各学校照明设施,为师市27所中小学1202间教室安装LED护眼灯;为师市中小学采购图书27.5万册,为14所学校购置图书馆设备和27台触摸阅读一体机。
  “现在有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我们的课件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孩子们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在四十四团永安镇中学教师马雪梅说,内容丰富的课件让孩子们的目光从未离开过屏幕……同样,师市第二中学化学教师潘国清也由衷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教学变化,“不仅学生学得轻松、有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利用多媒体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推行学生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自开展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师市已经完成10所试点学校的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备和应用中心数据大平台建设;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实施“智能村小”建设,完成5所学校17间教室“一师两课堂”远程互动设备安装,有效缓解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加快教育网络提档升级,开通与兵师局互联互通网络专线,推动信息化项目落地;发挥名师资源优势,筹建22个师市教育学会理事会,10所名师工作室;借助援疆资源,全力构建“名师+互联网”粤疆教育平台,开展教学、管理、备考等教研活动32场次,受益教师3000余人,受益学生4万余人。
特色课堂欢声笑语 赋能学生快乐成长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辖区各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挖掘校内教师、援疆教师资源,开设个性化、多元化课程,涵盖知识拓展、科技、艺术、体育、劳动、益智类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发展需求,让学生在特色化课程中发现自我、找到真我,成为独具特色的自我。

图为 四十一团草湖镇粤兵学校的学生在进行足球训练。李乾红 摄
  2021年以来,师市中心幼儿园第一幼儿园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组织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中,全面提高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除此之外,该幼儿园还增设足球场、业余训练器材,购买PDA测试仪器,对地面进行软化,充分满足孩子们锻炼身体的需求。
  特色课堂欢声笑语,赋能学生快乐成长。在五十三团中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传推广活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中医专家向同学们讲解如何辨别常见的中草药、中医药食同源、中医八段锦养生操和数十种治疗常见病的方法,培养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近年来,师市辖区各学校积极开设特色课后服务活动,书法、国画、舞蹈、合唱、武术、篮球、羽毛球等30多种课后服务特色社团陆续开展,丰富学生课后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图为 四十九团学校书法社团的学生在练习书法。权舒瑶 摄
  近年来,四十八团河东镇学校相继开设足球社、排球社、科幻画社、舞蹈社等社团。今年,学校又组建童声合唱团、小学篮球社、乒乓球社、吉他社等23个社团。目前,该校千余名师生每周一至周四均参与一小时的社团活动,参与率高达100%。暑假前期,记者走进五十一团唐驿镇中学梨园香戏曲社团,清脆铿锵的梨园雅韵之声在校园唱响。该中学通过“魅力京韵”“校园之星”“京彩亮相”等主题活动,编排“京韵驻我心”主题节目,培养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五十三团金胡杨镇第一小学版画室里坐满学生,大家专心致志地忙着手里的画版;四十五团前海镇第一小学珠编课堂,20多名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做珠编制品;五十团夏河镇第二中学,校办墙及教学楼走廊挂满剪纸社团学生的作品……近年来,师市各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以“三进两联一交友”“童心向党”等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军垦文化和丝路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组织10个代表队参加兵团青少年校园足球校际联赛,斩获三金四铜,总奖牌数、冠军数排全兵团第二。
做实做细课后服务 促进“双减”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一年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近日,市人大、政协组织召开师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座谈会,就师市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开展情况听取教师及学生家长代表的意见建议,切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双减”政策落地一周年,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依旧是教师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
  2021年以来,师市党委始终把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多次组织召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制定系列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双减”工作监督举报平台,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初步形成了统一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号角吹响,足音铿锵。“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取得重要成效,教育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调查显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均有效减轻,学生的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家长更加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在五十团夏河镇第一中学举行的“英雄少年”武术广播操比赛现场,学生们整齐划一的表演,饱满的精神状态,一招一式尽显新时代少年满满的精气神,赢得师生阵阵喝彩。在强健体魄的同时,该校通过校园文化墙建设,以文字和图样组合,将二十四节气、中国生肖文化等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这些地面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获得更多知识,提高了团结合作能力,使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五十团夏河镇第一中学学生热莎来提·克热木说。在落实“双减”政策中,该校积极推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团活动,以游戏为主,包含拼音圆圈、生字迷宫、字词闯关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受到学生的喜爱。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师市各学校推出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吸引青少年学文化、学艺术,让“双减”后的课余生活更具魅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图为 教练正在指导参加暑期乒乓球夏令营的小学生。 刘佳乐 摄
  在唐王城文化礼堂,五年级学生余梓月和同学们一同参加“奔跑吧·少年”乒乓球夏令营,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训练;今年上初中二年级的王磊在家中学习制作美食,完成劳动作业……今年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于“题海”、奔波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在更具特色的暑期作业、更加丰富的教育活动中收获成长。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一年来,各地各部门推进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攻坚克难,任重道远。“双减”,“减”的是繁复作业和繁杂培训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加”的是学生的能力、兴趣、健康与成长。当前,师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抓总,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双减”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下一步,师市将继续为“双减”工作提供保障,让学生在“加减”之间全面发展、快乐成长,让教育回归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