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首页>手机版>新闻中心>时事要闻

科技创新让盐碱地变群众致富“蓝色良田”

发布时间:2024-12-27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图为 航拍红旗农场海鲜养殖基地。

图为 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查看鱼虾生长情况。
  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立足现有产业,坚持向戈壁要资源、向盐碱要产业,创新盐碱地治理和特色养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培育引进耐盐碱性强、适宜本地养殖的海鲜产品,走出了一条科学、绿色、环保的养殖发展新道路。
  12月19日,在红旗农场新疆兵海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内,一排排采用了保温技术的现代化养殖设施格外引人注目。养殖桶内,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等各类鱼虾畅游水中,技术人员忙着测试养殖池内的pH酸碱度、氨氮等指标。
  新疆兵海水产有限公司技术员丁荣贵说:“我们根据虾的生长要求,每天要加入它们所需要的钙、镁等微量元素,根据不同的环境,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它们能顺利脱壳、生长。”
  为解决盐碱地耕作利用率低的问题,红旗农场根据实际,盘活“沉睡”资源,引进新疆兵海水产有限公司。该公司养殖基地占地面积200余亩,拥有养殖大棚15座,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石斑鱼等耐盐碱、收益高的海鲜种类,致力于打造室内外育养结合、水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科技海产品养殖模式。
  各类海鲜在这里成功“安家”的背后,是养殖技术的因地制宜与不断创新。该养殖基地通过建立封闭循环水培养系统、过滤系统、消毒系统等去除水中的杂质,消杀有害细菌和病毒,确保水质纯净适宜。同时,使用加热或冷却设备保持水温稳定,模拟海洋生物所需的自然环境。此外,增氧设备确保水中氧气充足,满足虾类生长的需求。以标准化建设、规模化生产,保障了海鲜产品的产量、品质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目前该养殖基地订单不断,实现产销两旺。
  采购商李雄雄说:“马上过元旦了,我们之前在红旗农场也订购过盐碱水养殖出来的南美白对虾,市场反馈和客户反馈都很好,虾的口感非常鲜美。我们这次提前过来采购元旦的订单,等到春节,也计划来这里采购。”
  新疆兵海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焘告诉记者:“我们9月底投放了第一批虾苗,一共70万尾,分两批生长销售。目前,第一批收获了3吨左右,收益大约有60万元。我们接下来会养青蟹、澳龙、海鱼等海鲜,争取实现盐碱水利用最大化。”
  红旗农场把盐碱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进养殖企业,做好企业落地生产各项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实现“向戈壁要产业、向盐碱地要效益”,变土地资源劣势为产业发展优势。
  如今,红旗农场的白色盐碱地在科技创新的力量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海鲜养殖正绘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