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5-07-21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心声

图为 师市团委欢送即将离岗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七月,骄阳似火,又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行将期满离岗。当使命的接力棒即将传递,他们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许转身,那些浸润在青春里的理想与担当,都将在接下来的感言中,化作最真挚的回响。

图为 文萍(左)教孩子画画。
2022届西部计划志愿者文萍:
(服务单位师市妇联)
三年志愿时光,终于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刚来的时候,心里满是不确定因素。这份工作完全不在我的职业规划里,和我想象的模样也相去甚远。我从未想过,自己的工作日常会是帮妇女对接创业资源,帮助困境儿童申请帮扶,耐心倾听她们讲生活里的苦楚,又陪着她们一步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些具体的需求、真切的笑容,慢慢让我明白,这里没有预设的框架,只有实实在在的牵挂。
就是这些“出乎意料”,悄悄改写了我的想法。当看到曾经愁眉不展的妇女拿到创业扶持资金时眼里的光亮,当困难儿童抱着新文具满是欣喜地对我说:“谢谢姐姐”,我忽然懂得了这份工作的分量。虽然没能沿着我预设的轨道走,却带我触摸了最朴素的人间烟火,感受到最真切的感动。

图为 钟韬(右)在宣传惠民政策。
2022届西部计划志愿者钟韬:
(服务单位四十五团前海镇文体广电旅游中心)
离岗在即,感慨万千!这三年来,我走遍了团镇的23个连队、5个社区,拍摄数不清的活动,记录下无数感人瞬间,这些画面通过我们的文字和镜头,变成一篇篇报道、一段段视频。
来到兵团、走进基层,我才真正触摸到“扎根基层”的厚重与力量,懂得“维稳戍边”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也明白“保家卫国”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人用青春与热血在边疆大地写下的无声誓言。这让我深刻领悟了爱国主义的真谛就蕴藏在一代代人最深沉、最坚韧的守护与奉献之中。这份扎根的执着、戍边的担当、卫国的赤诚,从此成为我心中最明亮的灯塔。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三年前,对这句话全是期待,三年后,这句话真正具象化了,很感谢当初的自己坚定地选择参加西部计划。
2022届西部计划志愿者王娅楠:
(服务单位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唯向家国躬行。我的三年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征程,已悄然行至终点。
三年间,我先后在师市团委、妇联、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留下奋斗足迹:首年在师市团委担任内勤,于繁杂事务中砥砺耐心与担当;次年在师市妇联负责宣传,深入基层传递政策暖意,倾听妇女儿童心声;末年在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执教,播撒知识种子,见证学子成长,收获满心欣慰。
这片热土见证了我从青涩到稳健的蜕变,让我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结下深厚情谊。离岗之际,心中满是不舍,这段经历已铸就我人生的精神丰碑。未来,我将带着志愿精神继续前行,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江涛:
(服务单位第三师文明工作事务中心)
时光荏苒,两年时间转瞬即逝,纵有万般不舍,终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内心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初到这片热土,映入眼帘的是茫茫戈壁,漫漫黄沙,一眼望不到边。当发往岗前培训的车行驶在图木舒克市的街道上,看着略显荒凉的景色,心中难免凄凉。两年后,再看图木舒克市的景色,竟然觉得“塞外一点不比江南差。”从此,图木舒克市也成为我的又一个故乡。兵团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始终感染着我,也将贯穿我未来的日子。
青春无悔,两年服务期圆满结束,感谢出现在我西部计划篇章中的你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使我的西部计划不虚此行,更有意义。“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我想说,我做到了!山水一程,已是幸运。此去山高水远,愿大家前程似锦,一路繁花相伴。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唐明亮:
(服务单位师市团委)
2023年,我跨越4600公里,从黄海之滨来到了大漠之州的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一路西行,望着窗外从繁华渐至辽阔的景象,一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如何孕育出片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我决心用这两年的志愿服务时光去探寻答案,聆听军垦前辈的动人故事,真切感受那份在时代使命与家国情怀下淬炼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如今服务期将满,但兵团精神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无论未来身在何方,这段扎根西部的岁月,都将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奉献的意义,赋予我勇往直前的力量,更让我清晰地认识到青春的价值,唯有将自己融入祖国发展的洪流,青春才能璀璨绽放。也愿我们每一名青年,都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刘晶羽:
(服务单位第三师融媒体中心)
在三师图木舒克市这片壮美又深情的土地上,我完成了为期两年的志愿服务。此刻即将告别,心中满溢着浓浓的不舍与深深的感恩。
回望在第三师融媒体中心担任新媒体编辑的700多个日夜,键盘的敲击声是我最熟悉的旋律。
虽外出采写的机会不多,但伏案于方寸屏幕前,编辑的每一篇稿件都是我瞭望三师最真切的窗口。那些关于三师的新闻、故事、人物,通过我的指尖传递给更多人。
感谢在此次西部计划之旅中结识的每一名伙伴,是你们的陪伴与鼓励,让我的志愿服务之路充满欢笑与温暖。这份深厚的友谊,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西部大地的辽阔与厚重,已悄然融入我的血脉。离别之际虽有不舍,但我相信,无论行至何处,西部岁月中汲取的精神养分,都将持续滋养我的人生旅程,激励我继续以志愿者的热忱,奔赴新的山海。

图为 朱洪麟(中)和学生在一起。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朱洪麟:
(服务单位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文化润疆细无声,春风化雨浸心田……依稀记得,第一年在学校服务时,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听到学生叫我“老师”,第一次批改试卷,心中的那份激动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面对着几十双纯真且充满渴望的眼睛,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和教师的责任。我的初心很简单,就是用纯粹的心做有价值的事。八年级(1)班的43个孩子让我在寒冷的季节里,感受到了火热的心。我想,还好我来了,这是我24年来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也是最勇敢的一个决定。想到我的生命曾在这里拔节生长,想到这片热土上曾留下我挥洒青春的印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我感到无比自豪。
我想说,正因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所以我才要跨越山川河流,来到这里。感谢西部计划,让我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李泽诚:
(服务单位四十九团海安镇经发办)
当珠江的潮声漫过云山,我带着一颗滚烫的心奔赴天山南麓。图木舒克的朝阳熔铸初心,而四十九团海安镇的田埂与风沙,已将“奉献”刻进我生命的年轮。
犹记机关大楼灯火通明的长夜,更难忘团镇职工群众硬塞进掌心的甜杏。当发展规划化作棉田银浪,当经济数据映亮职工群众的笑脸,我懂得了兵团人“扎根”的意义。这卷以青春写就的边疆叙事篇章,赠我以胡杨的坚韧、红柳的炽热,那些与志愿者伙伴踏足棉田和沙漠的星夜,早已将岭南之子锻造成兵团血脉。
雪山无言,见证奉献;星空浩瀚,铭记初心。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此刻暂别书页,墨痕未干;愿我们各自耕耘,在祖国的山河里,续写青春的诗行。

图为 陈琳(左)参加社火表演。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陈琳:
(服务单位五十团夏河镇社会事务办公室)
时光荏苒,在这片深情浇灌的热土上,我的西部志愿岁月已悄然抵达终点。这段经历如扎根大漠的胡杨,历久弥坚。无论未来行至何方,西部计划赋予我的坚韧、热忱与担当,将是我行囊中最珍贵的礼物。
连队棉花地里深浅的脚印,义诊体检时职工群众脸上的笑容,办公室里无数个敲击键盘的夜晚,早已在我生命中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每一次下基层走访、每一次去巴扎宣传,都让我真切感受到为民服务的意义,读懂了“奉献”是兵团大地最朴素的注脚。兵团精神不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它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勇敢前行的不竭动力。
感谢同事,在我工作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感谢朋友,在我迷茫时送上的鼓励;感谢西部计划,能够给我这样一个舞台。聚散终有时,后会亦有期,祝愿所有在西部计划的朋友们前程远大、繁花似锦。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威学影:
(服务单位四十六团永兴镇学校)
这两年的经历,早已像戈壁滩上的胡杨,在心底扎下深根。最难忘学生们端来的苜蓿馅饺子,褶子里裹着家的温暖;学生们从自家院子摘下的杏子、桃子、桑葚,果皮上还沾着新鲜的沙土;我情绪低落时,同事围坐在我身边,带给我坚定的力量;一次普通的活动主持后,大家不加修饰的赞美,让我慢慢卸下拘谨,敢在课堂上更自在地发挥,也勇于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学校的领导总像亲人般记挂着我,冬日赠电暖器、夏季送风扇,偶尔塞来的一包坚果、几块糕点,都让我倍感温暖。三师人民骨子里的热忱与质朴,早已融入我的日常,更让我彻底爱上了这片土地的辽阔与纯粹。
我想,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是生命中宝贵的馈赠。在服务期满后,我将继续留在师市第一中学,续写我的教育新篇章。

图为 志愿者护送孩子安全上下学。
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累计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3653名。近年来,师市相关部门始终秉持着“用心、用情、用力”的理念,将志愿者的各项政策待遇落到实处,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年轻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关怀。
这份真诚与热忱也收获最动人的回应。截至目前,共有987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留在了新疆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追寻着那份在奉献中绽放的独特光芒。
(图片均由作者及各单位、团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