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多个团镇种植的小吊瓜迎来丰收季。一个个皮薄瓤红的西瓜抢“鲜”上市,不仅丰富市场供给,更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甜蜜引擎”。
5月19日,走进在四十五团前海镇种植户马敬豪的12座小吊瓜大棚内,瓜香四溢。
今年,马敬豪首次尝试种植小吊瓜,采用空中吊蔓种植技术,让小吊瓜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中生长,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减少病虫害。他种植的冰糖籽、皇妃、彩虹等品种的小吊瓜,大小匀称、色泽鲜亮。目前,第一批果实已成熟,周边商超纷纷下了订单。
“长势、产量都还挺不错,明年我打算利用更多闲置大棚,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马敬豪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四连蔬菜种植基地吊蔓西瓜大棚里,同样是一派丰收景象。一个个滚圆的西瓜吊在藤蔓上,工作人员穿梭其中,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准备销往周边商超。
基地负责人张小春介绍,今年是第二年种植黑珍珠吊秧西瓜,采用西瓜吊蔓立体种植技术,种出的西瓜果皮薄、甜度高、形状好,深受市场欢迎。大棚内,不同颜色的吊牌为西瓜标注“身份证”,通过颜色划分成熟日期,既方便管理,又提升了游客采摘体验。
游客孙亚楠品尝后称赞:“头一回看到吊着长的西瓜,吃着特别甜。”
走进五十一团唐驿镇四连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种植户付晓州经营的13座大棚同样硕果累累。
付晓州2013年开始大棚种植,去年试种“华之秀三号”西瓜,采用“吊蔓立体栽培”技术,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测棚内温湿度,并创新三维种植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40%,病虫害发生率下降60%。产出的西瓜着色均匀、糖度稳定,一座棚产量稳定在2—3吨,刚在超市上架便被抢购一空。
超市生鲜采购工作人员王慧表示:“小呆瓜去年销售就很火爆,今年提前预订,也是希望助力当地农副产品销售。”
近年来,师市持续聚焦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创新种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如今,特色农业不仅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果盘子”,更鼓起了大家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杨莉 吕宝山 陈冀 黄宗坤 魏博仁 殷晓霞 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