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破除陈规旧俗 共筑文明新风

——兵团三师四十九团海安镇

发布时间:2025-07-09 11:48:00来源:第三师融媒体中心作者:郑春蕾编辑:丁文慧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近年来,四十九团海安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将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聚焦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顽疾,靶向发力,系统施治,以文明新风滋养乡村振兴沃土。
建章立制
筑牢移风易俗“硬约束”
  “以前办个红白事,互相攀比,大家都苦不堪言。现在有了规章制度,一切都规范了。”提起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团镇东莞社区居民王平深有感触。
  为从根源上遏制陈规陋习,团镇党委指导各连队、社区结合实际,修订完善连队(社区)党规民约、居民公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内容纳入其中,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流程和奖惩措施,为移风易俗提供“硬约束”。
  同时,团镇各连队(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道德评议会等,充分发挥榜样、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对红白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志愿服务队队员主动上门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帮助职工群众制定红白事简办方案,从源头上杜绝大操大办现象。数据显示,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全团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减少70%以上,职工群众的经济负担明显减轻。
创新宣传
厚植文明理念“内生力”
  “以前也不清楚移风易俗有什么内容,看别人怎么弄我们就怎么弄,有的时候还‘吃力’。现在通过团里的宣传,大家都明白移风易俗的好处了。”连队职工帕鲁克·吐孙感慨道。
  为让移风易俗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团镇机关各部门、连队、社区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在团镇主干道、文化广场等显眼位置设置移风易俗宣传标语、文化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画面传递文明新风;借助“魅力海安”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制作发布移风易俗主题的短视频、图文信息,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抖音账号“西海在线”发布移风易俗情景短剧,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新旧婚俗对比;组织志愿者走访入户,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面对面讲解陈规陋习的危害和新风尚的意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活动平台,举办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并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职工群众见贤思齐,自觉践行文明新风。
文化引领
激发文明新风“软实力”
  “家风家训宣讲让我懂得,孝顺父母比办豪华葬礼更重要。”在连队文明实践站,职工李慧分享着参加活动的感悟。近年来,团镇将百姓大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为移风易俗主阵地,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家风宣讲、技能培训等活动,既充实职工群众精神生活,又潜移默化传播文明理念。春节期间,各连队(社区)“村晚”轮番上演,职工群众用歌舞、小品等节目展示连队新风貌;重阳节敬老活动中,志愿服务队队员为老人送上关怀;端午节“摸鱼嘉年华”将民俗体验与移风易俗宣传巧妙融合,让文明新风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此外,各连队、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关爱帮扶等活动。在农忙时节,志愿者主动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家庭抢收农作物;遇到红白事,他们协助制定简办方案,倡导文明新风。“多亏志愿者帮忙,我家老人的后事办得简单又体面。”职工张进前感激地说。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如今,伴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纵深推进,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画卷越描越亮、越绘越美,团镇正逐渐成为一座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有“新风”的文明团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