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推开窗,空气里那股黏腻的燥热明显淡了,清清爽爽的风迎面扑来。点开手机日历一看,才发觉已是秋天。这时候,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是奶奶坐在竹椅上缓缓摇着扇子的模样。
“立了秋,把扇丢。”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她总爱念叨这句话。我常常缠着她问:“扇子明明好好的,没坏没破,为啥要丢了?”她总是笑眯眯地告诉我:“这是盼着天气能凉快些的念想呀。”
今年的秋来得悄无声息,我还没来得及细品这份“念想”,微信朋友圈就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了屏。配图里,有人拍小区楼下的梧桐叶,刚好和奶茶杯凑在一起;有人拍办公桌上键盘边的珍珠奶茶;还有人举着奶茶杯对着窗户,拍那透进来的金色光线……这杯看似普通的奶茶,却在秋天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像是大家默认的秋天约定,喝了它,就等于约好一起过这个秋天了。
以前总觉得秋天的仪式感该是轰轰烈烈的:风一吹,满街的落叶,或是大片金灿灿的胡杨林。后来慢慢才懂得,仪式感从来不是摆在眼前的风景,也不是非得按固定模式来,而是母亲“天凉加衣”的叮嘱,是朋友在降温的清晨发来的消息,是早餐店的阿姨递来热豆浆时特意多套的那个杯套。
于是,我开始思考“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背后的深意。
从“把扇丢”到“喝奶茶”,如今的秋天,已无关气候,也不看农时,而是用一杯奶茶的甜,重新给秋天定了性。
有人说这是商家的营销噱头,可谁又会真的跟那杯奶茶较真呢?不过是趁着天气转凉,借杯奶茶把心里的惦念宣之于口罢了。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我们总在这循环里探索着与自然对话的方式,就像冬至的饺子、腊八的粥和中秋的月饼,总被借着时节之名,成了我们与自然变化搭上关系的小切口。我这才明白,那些特别的节日讲究,从来不是刻板的规矩,而是为当下繁忙生活添的一点“小确幸”,一份实实在在的心灵慰藉。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带着热爱,继续奔赴下一场山海。
秋风已至,凉意初起。这个秋天依然带着草木的清苦味儿,我拿起奶茶喝了一口,倒觉得,风好像比往年软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