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门诊大厅自助挂号机前,几名就医群众正按照屏幕提示进行操作,一旁的志愿者耐心引导,大厅里忙碌而有序。
“有了导诊台和‘一站式’服务,看病省心多了。”就医群众白耀扬一边说,一边从挂号机上取出挂号单,“以前的医院空间狭小、设备陈旧,做检查得排很久的队。现在医院环境舒适、设备齐全,医生医术也好,看病很方便。”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生活了十余年的他,见证了医疗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合资源筑高地
从“就医难”到“家门口”看好病
师市通过资源整合打造的医疗高地,正以全新环境、完备设施和优质服务,为师市及周边乡镇60余万名各族群众提供高效、便捷、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2006年,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仅有6900平方米,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实属不易。2020年9月,我们整合两所二级综合医院组建师市总医院,形成‘一体两翼’布局。当时,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推进整合工作,希望尽快提升本地医疗水平,为职工群众筑牢健康屏障。”站在新院区明亮宽敞的走廊里,师市总医院副院长练文勇介绍道。
“2023年7月31日,新院区启用那天,我激动得一夜没睡。”师市总医院骨科护理组负责人于莎莎回忆道,“康复医学科、老年医学科等5个新学科挂牌成立,3.0T核磁共振、4K高清腹腔镜等先进设备陆续到位,患者以后不用再奔波外地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前得去其他城市治疗,现在,在医院新成立的脊柱外科就能得到治疗。”
回想起2024年12月20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师市总医院揭牌仪式的场景,广东医科大学专家张远起难掩兴奋:“这不仅是牌子的更替,更是‘医教研管’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我们将带来更多前沿医学理念和技术,与本地医疗团队携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拓展服务强能力
技术创新让就医选择更丰富
日前,师市总医院会议室里,一场远程学术会议正在进行。屏幕两端的粤兵两地专家就复杂病例展开研讨,最新医学理念在交流中碰撞。这是师市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缩影。
师市坚持医疗人才“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培养模式,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今年截至目前,通过社会招聘,已有16名事业编制人员、37名合同制人员及2名“银龄专家”加入医疗队伍。
“我看中的就是医院快速发展的机遇。和广东医科大学的合作能让我接触前沿医学理念。”医院阅览室里,新入职的年轻医生文宗辉正在翻阅医学资料,“这里重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实践机会多,我相信能在这里快速成长,帮助更多患者。”
“人才集聚推动了医疗技术进步。”师市总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耿永勇介绍,“今年我们开展了师市首例5G远程腔镜机器人辅助经腹腔镜下左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新疆首例1.8毫米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每一项新技术都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师市总医院通过科室培训、远程会诊、学术会议等形式打造人才高地,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完善保障惠民生
医保优化筑牢健康防线
走进师市“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医保服务窗口前,市民赵振民正在帮同事办理兵地参保人员门诊慢特病互认业务。“按工作人员指引很快就办好了,整个过程便捷高效。”赵振民满意地说,“现在医保政策越来越好,报销流程也简化了,真正为我们老百姓着想。”
师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职工群众看病就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从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政策宣传、提升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发力,让医保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师市总医院大厅内,师市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冯春燕正耐心解答职工群众关于待遇报销、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等问题。一位老人拉着冯春燕的手说:“以前不懂医保政策,多亏你们耐心讲解,现在知道怎么报销更划算了,还能给身边的老伙计们宣传。有了医保,看病更安心!”
师市医疗保障局与多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依托信息系统分析监测就医费用,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因病返贫预警范围,织密医疗保障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防线”坚实可靠,切实解除职工群众后顾之忧。
从医院环境焕新到技术创新突破,从专科建设升级到医保服务优化,师市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持续发力。如今,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健康保障更加坚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一幅幸福民生的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