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校园暂别往日喧嚣,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返乡大学生们却用多样选择勾勒出精彩的假期图景。从扎根社区的志愿服务到专注提升的技能学习,从体验社会的兼职实践到充实自我的能力充电,他们在不同赛道上收获成长,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志愿服务进社区
青春力量书写责任担当
社区是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阵地。7月24日,图木舒克市锦绣街道东城社区恒美小区内,身着红色马甲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格外亮眼。他们或走进独居老人家中陪伴聊天、料理日常,或穿梭楼道清理杂物、规范共享单车停放,或化身“暑期辅导员”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开设科普小课堂,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帮老人打扫卫生、推进垃圾分类、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这种实实在在的付出让我充满成就感。”参与服务的返乡大学生凯迪日耶·库瓦坦言,“近距离接触居民的过程中,既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琐碎与温暖,也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了更深理解。”
据东城社区网格员刘述鹏介绍,暑假以来,社区已常态化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孤寡老人慰问、环境整治、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返乡大学生的实践经历,更让他们在服务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社区也将持续搭建平台,助力青年学子在奉献中践行社会责任。
技能充电正当时
暑期学习热潮涌动
利用暑期提升实用技能成为不少返乡大学生的选择,其中考驾照堪称“热门选项”。7月24日,市区某驾校科目二训练场内,返乡大学生们顶着烈日反复练习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在教练指导下专注打磨技术,力争在假期拿下这一“实用技能证书”。
“平时学业忙没时间,暑假集中精力学车效率更高。”正在练习的大三学生程纳纳说,掌握驾驶技能既能为未来实习、就业提供便利,也是独立生活能力的体现。该驾校负责人阿里木·热合曼透露,暑期档返乡大学生学员占比显著上升,部分驾校针对性推出的“暑期套餐”因性价比高、适配学生时间,受到广泛欢迎。
兼职实践接地气
从校园到社会的“初体验”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7月24日,新疆科技学院大四学生衣力亚尔·衣明刚送完一单外卖,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这个夏天,像他这样选择兼职外卖骑手的返乡大学生,在图木舒克饿了么向前外卖站还有10余名,他们在接单、送餐的循环中,悄然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初步转变。
这份“暑期实践”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用工方的细致保障。站点站长王青云介绍:“针对返乡大学生骑手,入职前会检查电瓶车合规性及保险购买情况,上岗后平台自动激活保险。既要让他们能赚钱,更要让他们安全赚钱。”
这份妥帖让衣力亚尔·衣明从7月9日上岗至今跑得踏实安心。“刚开始怕汤洒、怕超时,现在已经摸到规律了。”他笑着分享经验,“遇到汤面订单要‘稳放、慢骑、勤沟通’。”虽然偶尔因沟通不及时和超时面临罚款,但这些“小挫折”反而让他学会了换位思考。
对返乡大学生而言,暑期兼职的意义远不止于“赚钱”。衣力亚尔·衣明算了一笔账:暑假50多天跑下来,能挣约8000元,刚好够交下学期学费和部分生活费,“不用再问家里要,这种‘经济独立’的感觉特别好”。更珍贵的是,每天和商家、顾客、同事打交道,让他见识到比课本更生动的社会,“这些在校园里学不到的见识,是成长最好的养分”。
记者手记:无论是穿梭社区的红马甲,还是驾校场地上的练车身影,亦或是街头巷尾奔波的外卖骑手,这些不同场景里的青春姿态,都在诉说着返乡大学生们对假期的认真态度。他们在服务他人时学会共情,在打磨技能时收获笃定,在体验生活时读懂担当,每一种选择都在为成长积蓄力量。当个人的进步与社会的需求相互呼应,青春的价值便有了更鲜活的注脚——这不仅是一个假期的充实,更是面向未来的蓄力,让新时代青年的成长轨迹,在实践中愈发清晰而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