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之窗 > 组织机构 > 团场(镇) > 四十四团永安镇 > 团场信息

不服输!兄弟俩种石榴遇病虫害受挫,如今20亩果园挂满“红宝石”,日子火了,钱包鼓了!

发布时间:2025-10-16 12:23:00来源:作者:编辑:四十四团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四十四团永安镇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16日,走进十八连群众艾海买提・马木提的20亩石榴园,浓密的绿叶间缀满了红艳艳的石榴,一个个饱满硕大的果实压弯枝头,宛如一颗颗红宝石。

  谁能想到,这片如今丰产的果园,早年竟是一块闲置地。艾海买提・马木提的石榴园地处山脚下,过去因种植思路局限,他只在这片土地上零散种些玉米、小麦,仅作为牲畜草料,大部分时间土地都处于闲置状态,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转机始于2000年。艾海买提・马木提与哥哥卡德・马木提见邻居栽种石榴苗,念及“不能让自家地一直闲下去”,便凑钱买苗试种。 

  创业之路满是波折。2003年,石榴树总算挂果,却遭遇严重病虫害,满园石榴腐烂变质,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望着心血付诸东流,兄弟俩虽满心难过,却未被困难打垮,反倒更坚定了“要种好石榴”的决心。 

  2004年,连队得知兄弟俩的困境后主动伸出援手,不仅请来农业专家到果园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他们识别病虫害、掌握果树栽培技巧,还组织他们参加种植技术培训。 

  这份帮扶让他们的石榴种植迎来曙光。当年,仅20亩石榴园便为兄弟俩带来约3万元收入。拿到卖石榴的钱时,兄弟俩笑得合不拢嘴,连队里的乡亲们纷纷投来羡慕目光,不少人也开始向他们打听种植石榴的门道。 

  更幸运的是,这片山脚下的果园藏着天然优势: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充分,形成独特小气候,让艾海买提・马木提家的石榴比别处早熟一周左右。抓住这一特点,他管理格外用心:在果园地头建羊圈养40只羊,将羊粪发酵成农家肥施入果园,既环保又能提升土壤肥力;春季按技术要点修枝剪叶保持通风透光,冬季认真做好果树掩埋防寒,每一项工作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好品质从来不怕没销路。”艾海买提・马木提种出的石榴,用实力印证了这句话。他种出的石榴籽粒饱满,色泽如红宝石般鲜亮,咬一口清甜多汁,口感远超市场上的外地石榴。每年中秋节临近,他的石榴园就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顾客专程慕名而来体验采摘,吃过的人都成了回头客。“他家的石榴甜到心里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带家人来摘几箱,自己吃或者送朋友都特别好。” 一位常客的话,道出了大家对石榴品质的认可。 

  “每年9月中旬石榴一成熟,除商贩上门大批量收购,还有不少老顾客专程来园里采摘,都说我家的石榴口感好。”说起自家石榴艾海买提・马木提语气里满是自豪。 

  团镇持续为种植户“搭平台、送技术”,经常组织果树管理培训,助力提升石榴产量与品质。在多方努力下,石榴园迎来大丰收:果子结得比往年多,甜度、品相也更上一层楼。红彤彤的石榴成了“致富果”,让种植户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艾海买提・马木提的“石榴致富路”,正是四十四团永安镇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团镇以培育特色农产品为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风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采摘产业,鼓励种植户种植葡萄、苹果、石榴等特色林果,将果树种植打造成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在政策扶持与市场带动下,更多种植户像艾海买提・马木提兄弟俩一样走上特色种植路。今年,兄弟俩又新培育10亩石榴苗,计划扩大规模,把“石榴产业”做得更大。“新种的树过两年就能挂果,我要好好用这块地,把日子越过越红火!”艾海买提・马木提望着满枝果实满是憧憬,阳光下,红彤彤的石榴与笑容相映,定格成最美的丰收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