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领导之窗 > 组织机构 > 团场(镇) > 四十九团海安镇 > 团场信息

芦笋采收忙 食笋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4-23 11:32:00来源:文体广电旅游中心作者:黄淑杏 高佩芳编辑:四十九团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人勤春来早,大棚农事忙。眼下正是大棚芦笋采摘期,四十九团的有机大棚芦笋陆续抢“鲜”上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走进四十九团的芦笋大棚里,一株株鲜嫩翠绿的芦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青翠挺拔。新疆百纳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杨明成正带着工人们穿梭在一排排芦笋中收割、捆扎、削根、封膜和装箱,然后根据订单需求发往各地。 

  “芦笋生长速度极快,气温高时一天能蹿十多厘米,气温低时也能长三四厘米。采摘时得挑选高度适宜的,不够高的就得留着继续生长。采摘过程既不能掰断,更不能弄伤,要是不及时采摘,芦笋就会变老,鲜嫩口感消失,品质也就大打折扣了。”从清晨开始,杨明成就带着工人们不停地忙碌,谈起芦笋,有十多年种植经验的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编者介绍。 

 

 

  芦笋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因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较好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蔬菜之王”,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多年。四十九团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育出了口感脆嫩、品质上乘的芦笋。 

  “我们芦笋是从3月28日开始采摘的,现在一天可以摘70—80公斤,主要销往师市菜店、饭馆、农贸市场,如果有时候采摘多了,我们就会用保鲜膜封住,放在冰箱可以保鲜半个月。”杨明成说道。 

  近年来,四十九团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完善蔬菜产业链,延伸蔬菜深加工产业链,大力推广发展芦笋、羊肚菌等新优特色产业,发展团场新产业新业态,开启致富之门的“绿钥匙”,为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