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2023年10月份通过招商来的,在总场党委大力支持下,才一年多时间这个养殖场就基本建成了。”图木舒克市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负责人白本海介绍,“现在整个牛场能容纳一万五千头肉牛,目前存栏的能繁母牛有3000多头。今年我们的肉牛存栏量预计不低于8000头,能繁母牛要达到6000头……。”
近日,在伽师总场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一栋栋标准化养殖圈舍整齐排列,3000余头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品种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在圈棚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养殖工人们使用大型拌料机械将玉米面、胚芽粕、棉籽、苹果渣等饲料进行搅拌,调配出最适合肉牛的“营养餐”,为肉牛生长提供有力的营养保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伽师总场嘉和镇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坚持把发展肉牛养殖作为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等举措,努力把肉牛养殖业打造成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图木舒克市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于2023年10月落户伽师总场嘉和镇,该养殖合作社占地面积近800亩,计划总投资900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牛舍18栋,饲草棚 1 座,颗粒饲料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存栏肉牛1.5万头。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协同发展模式,融合“种植+青贮”的综合性方法,实施原生态饲料喂养与标准化规范管理策略,确保每头出栏肉牛的健康与品质,使西门塔尔牛品种在优越品质与经济效益上实现双赢。
“这个地方搞肉牛养殖、母牛繁育是有优势的,一是气候干燥,母牛繁育成活率高;再一个优质的牧草资源非常多,比如棉花杆儿、玉米秸秆、茴香杆等等,都是非常适合牛食用的……。”谈起落户第三师伽师总场嘉和镇的初衷,白本海信心满怀的地对记者说道。
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不仅为团镇畜牧业的现代化转型树立了榜样,也为团镇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有效解决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激发他们养牛的积极性。马依尔·买合木提是伽师总场嘉和镇一连职工,在忙完自家农活后,他来到离家仅6公里的旺源养殖合作社上班,成为一名“牛倌”,在喂料、打扫圈舍等工作外,还学习饲料配备、疫病防控等,帮助他提高养殖技能。
“我们家也养了几头牛,平时忙完家里的我都会过来这边打打工,顺便学习下养殖方面的一些技巧,比如疫病预防、配料之类的……”伽师总场嘉和镇一连职工马依尔·买合木提说。
“企业落户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对我们连队来说确实也是一件好事。平时,我们会带着职工过来到这个地方现场参加培训,让老百姓学到如何去做好牛的疾病防控、如何去减少养殖成本等等。另外我们也会介绍连队里愿意到这里打工的职工群众到这里上班,增加一份收入。”伽师总场嘉和镇一连党支部书记王荣山说道。
为实现绿色生态养殖,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还探索出了“合作社生态养殖、优质饲草加工、绿色循环发展”的养殖模式。通过与兵团“两校一院”等科研单位合作,依托团镇资源,实施棉花秸秆综合利用加工项目,年加工10万吨以上优质饲料,实现年繁育牛犊8500头以上、年出栏育肥肉牛5200头以上。
“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产业链,想把自己养的牛自己把它屠宰掉,自己搞分割、自己再卖肉,形成产业链,一步一步来。前期先把牛养好,养好以后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对于未来的发展,白本海早已有了自己的思路。